聪明的父母不会忘了在暑假给孩子分配点“家务活”

来源:新浪微博@阳光三月

假期到底该不该阅读?到底该不该旅行?到底该不该参加特长学习?到底该不该吃零食……

其实,都该!只是,在什么时间给孩子才是更合适的?

我直接以我的理解给家长提几个建议,其实,不仅仅适用于假期,而是陪伴孩子童年的所有岁月。我提的建议主要是适合9岁以下儿童,尤其是7岁以下儿童的,再大的孩子我不了解。

首先,我来谈谈做家务。

从中等学校辞职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这五年多来,我从最初关注阅读关注孩子的专注力安全感,到后来关注玩耍关注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,到几个月前,我的关注点“自动”地又一次发生了变化。

无论是做为母亲还是做为老师,我越来越发现有太多的孩子很“飘”(自我入驻得不好),行动力差、生命力弱、生活自理能力差……加上自己不断地学习,我了解到,这些孩子家里大多有老人,孩子在生活上被照顾得很周到,没有做家务的能力和愿望,甚至有些孩子到了4岁连提个鞋子或穿个袜子都哭。

还有个现象,就是很多4岁左右的孩子不会剥香蕉和桔子——这是非常好剥的水果,但孩子就是不动,等着大人给剥好。就我观察,一般2岁左右的幼儿其实就可以剥这两种水果甚至鸡蛋,当然,剥得不够好,但这样的孩子大多到2岁半左右就可以剥得相当好。剥得不好是达到剥得好的必经过程。

(配图来自绘本《古利和古拉大扫除》)

最适合孩子的教育发生在日常生活中

所有的孩子,与生俱来的都具有非常强大的意志力、对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心、喜欢亲自去做所有的事情(是的,即便是一个不满周岁的婴儿,他都会抢着要自己刷牙自己吃饭)……

但是,当孩子两岁左右开始,我们会发现孩子和孩子的不同,这其中的不同一定有一个因素是各体的差异,但在很多方面,比如吃饭的独立性,动手能力等方面,这不同主要来源于教养方式的不同。

现在的孩子用老人们的话来说就是太幸福了,有吃有喝有人照顾——但这也恰恰是他们的最大的不幸。

纵看一代又一代人,我所了解的,四五十年代的老年人非常有奉献精神,但负面情绪多;七十年代的不太年轻的青年人是我最欣赏的一个群体——整体上表现出能吃苦点耐劳重情谊容易理解他人做事行动力强;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意志力比较弱,更注重自我的感受,很难体会到他人的自我的存在……

当然,这绝不针对哪一个人,是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的人群带给我的整体上的感受。我想,这与时代的特点有关,当然,也与那个时代的有关吧,他们年幼时被带养的方式是不同的。

当今这个时代的儿童以我的理解是处在历史上最差的时代:他们住搂房难以接触到泥土,小小年纪就与大自然断了联接;他们因为大多是独生子女,从而在生活上被照顾过多,也因此天性中的很多东西受到破坏;他们大多因为母亲走出家庭,而被老年人或阿姨带大,所以从小和母亲也在不同程度上断了天然的链接;他们没有朋友,少有户外玩耍,大多孩子不同程度地在电视机和iPad的陪伴下长大……

所以,他们在物质丰富的背后,承担着一个孩子不能承担的巨大的压力,他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一直被催促,他们连做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吃饭的自由甚至都没有,他们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都被阻碍……

因为,大多成年人嫌孩子穿衣穿鞋慢而主动代劳,并理直气壮地说哪有孩子长大后不会穿衣穿鞋的;大多成年人嫌孩子自己吃饭时吃得一团糟而主动喂孩子,所以孩子对饥饱的最基本的判断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丧失,而成人以喂孩子吃得多吃得干净为荣并且心安。相反地,成人会带孩子参加很多的学习活动,甚至用蒙氏教具练习系带子解扣子。

殊不知,最适合孩子的最好的教育就发生在日常生活之中。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太多语言,不需要进早教机构,我们就带着孩子每天做该做的事而不是自己陪伴孩子玩,带孩子散步,而让家里请的阿姨或老人做饭洗衣。

一个跟随母亲做家务的孩子,根本不需要被刻意训练

我们倒回去看,我是70年代初的人,我现在逐渐意识到,尽管那时没有所谓的理念,但是,在我的童年里,我们的父辈就把适合的教育带给我们了。

那个时代,父亲出去做事,母亲在家带一群孩子,其实母亲要做饭洗衣缝衣服种菜园子,哪有时间陪伴孩子啊?在我们小时候,就是一群孩子在一起长大的,在我家,大的带小的,妈妈整天都在做事。每到吃饭的时间,妈妈就扯着嗓子在院子口喊我们回家吃饭。那个时代没听说过自闭儿童多动症儿童,几乎听不到有人自杀,更不要说儿童青少年自杀。在我们小时候,我们就想长大,长大后做大人可以做的事。

在我们小时候,我们都要做家务,父母没有特意设计家务清单,但我们都得做,翻地、井水、捡碗、洗碗、洗衣……这是一种常态。

现在的孩子普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……最近我忽然意识到,在我们带给孩子的教育里,有一点非常重要,那就是母亲要像我童年时的母亲一样要做事,该做饭做饭、该洗衣洗衣,同时该睡觉睡觉。而孩子会主动跟随母亲做事。所以,我遇见的70年代的朋友普遍都比较能做事会做事能吃苦。

孩子做家务本身就是一种锻炼,比如一些早教中心提到的训练感觉统合的能力、精细动作的发展能力等,对于一个跟随母亲做家务的孩子,他根本不需要被刻意训练,比如剥鸡蛋的能力,就是在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。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,拥有这样的生活自理能力,也会支持他更有信心和能力走向未来。

试想,一个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的人,在人群中他如何有自信的资本?有什么东西可以支持他拥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?做家务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很多种能力,培养孩子的自信心,其实也会带给孩子安全感。孩子非常敏感,同时又必须在成人的照顾下长大,如果孩子能和大人一起做一些家长,他能感受到被需要,他会因此非常有价值感安全感。

我们放下电脑放下手机放下旅行,回到生活的最初,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,该种菜种菜、该收菜收菜、该做饭做饭、该洗衣洗衣……如果一个孩子被这样陪伴着长大,他应该会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。

假期,带着孩子怎么过?

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,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: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,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∶1,犯罪率是1∶10。

做家务如此之重要,那么,如何安排孩子们的家务呢?在网上搜到一篇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,比较认可:

在美国,孩子不论年龄大小,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,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,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。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?

9-24个月: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,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。

2-3岁: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,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;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;使用马桶;刷牙;浇花(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);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。

3-4岁:更好地使用马桶;洗手;更仔细地刷牙;认真地浇花;收拾自己的玩具;喂宠物;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;睡前帮妈妈铺床,如拿枕头、被子等;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;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;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。

4-5岁: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,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;自己铺床;准备餐桌(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,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);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;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(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);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。

5-6岁: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,并能帮忙擦桌子;铺床/换床单(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,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);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 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(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);收拾房间(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)。

6-7岁: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,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,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。

7-12岁: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,并能做简单的饭;帮忙洗车;吸地擦地;清理洗手间、厕所;扫树叶,扫雪;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;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(有垃圾车来收)。

13岁以上: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,并能换灯泡;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;擦玻璃(里外两面);清理冰箱;清理炉台和烤箱;做饭;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;洗衣服(全过程,包括洗衣、烘干衣 物、叠衣以及放回衣柜);修理草坪。

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、不爱劳动的人,长大了多不能吃苦,独立自谋能力差,工作成就平平。因此,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,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,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的手,使其终身受益。

陪着孩子一起做

但是,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,即便是9岁的孩子,我们都要注重陪伴孩子一起做家务,不要让孩子感觉这是他自己的事,父母陪伴孩子很重要。同时,对于三四岁的孩子,在做家务一事上,没有什么是他必须单独做的,即便是收他自己玩的玩具,孩子也只是跟随,不要要求孩子独立完成。在这其中更重要的是,尤其是7岁以前的孩子,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模仿,所以,父母坚持做家务,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对于儿童的成长更有意义。7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做固定家务。

还有,我们在带孩子时做家务,但不要要求孩子一定跟随我们做,有时孩子在旁边玩,妈妈把摘菜等工作可以拿到客厅去做;或者当妈妈拖地时,给孩子做一个小拖把让他跟着“捣乱”;再或者,妈妈洗衣服时给孩子一个小盆子和他自己的袜子,孩子会非常高兴地跟着洗,但是,可能会用掉很多肥皂或洗衣液——请记住,这是正常的,这是孩子学习做事要付出的代价,但我们从中可以想些办法避免浪费,比如把洗衣液冲稀一点。

在我和家长在一起的工作中,我一般不建议家长在所有的节假日都带孩子出去玩。孩子需要多多地呆在家里,过有节奏的生活,如果万不得已,周末两天一定要有一天留在自己家里,做做家务或艺术活动。在平时的大假里,孩子大多时间甚至全部也都应该呆在家里,过有节奏的家庭生活,最好的陪伴方式就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做饭洗衣收拾房间,如果还可能,可以做些手工和艺术活动。